自由主義 (2022)
哲學系 林火旺
課程簡介
中文課程名稱:自由主義 (2022)
英文課程名稱:Liberalism (2022)
授課教師:林火旺
學分數:2 學分
開課單位:哲學系
建立日期:2022 年 9 月
課程概述
我國的憲政體制是一個自由主義式的民主政治 (liberal democracy),這是自由主義 (liberalism) 和民主 (democracy) 結合而成的政治體制。「自由主義」重視的是自由的價值和個人權利,而「民主」則強調平等和自我統治 (self-governance),理論上這兩個概念並不是完全相容的,也就是說「自由」和「民主」並不是永遠一致的價值,有可能產生衝突。
由於「民主」重視個人的平等性,以及每一個人掌理自己未來的前途的決策權,所以「多數決」就是其最高原則,當每一個人對影響到自己的公共政策產生不同意見時,基於人的平等性,多數決自然成為政策決定的合理依據。然而多數的決定不一定是明智的,多數也可能欺壓少數而形成「多數暴力」,因此自由主義所重視的個人自由和權利,有可能會在多數決的決策下被犧牲。
因此當代的民主政治將自由主義的精神和民主決策結合,其實會產生許多的問題,目前我國在政治領域所出現的種種失序現象,都和此一政治體制的內在邏輯相關,當然也和一般民眾對「自由」、「民主」的認知不足相關。因此如果要培養合格的民主公民,對於自由主義的理解是不可或缺的。
自由主義的誕生應該在十六、七世紀,雖然自由主義傳統只有數百年,但是隨著時代和環境的差異,產生相當多種自由主義的版本,本課程不是歷史性的而是觀念性的探討,主要的焦點是自由主義的基本概念。兩位自由主義學者是課程焦點,上半學期是十九世紀英國哲學家約翰.彌勒 (John Stuart Mill),我們將細讀他的經典名著《論自由》(On Liberty);下半學期則介紹二十世紀的美國哲學家約翰.羅爾斯 (John Rawls),他在 1971 年出版的《正義論》(A Theory of Justice),已經成為當代經典,研究當代自由主義理論,羅爾斯的理論是不可避免的。
在應用面上本課程處理兩個議題:(1) 公民不服從 (civil disobedience),2014 年在台灣社會引起最大風潮的議題應該是「太陽花學運」,這個運動和大學生最為相關,但是在一個自由民主國家、接近正義的社會,公民可以從事違法抗爭嗎?自由社會常聽到「民主需要法治」,強調「依法行政」、「依法治理」,法律是自由社會中最重要的遊戲規則,強調法治可以避免統治者獨裁或濫權。但是人民應該養成守法的習性,遵守法律等於節制自己不合理的自由、尊重別人應有的自由權利,但是這些想法都預設一個前提:法律具有正當性 (legitimacy),雖然「惡法亦法」有時候即使法律不具有正當性,人民還是有守法的義務,什麼時候人民可以證成 (justify) 違法的抗爭?這就是公民不服從的主題,本課程在最後兩週特別討論這個議題,以增加公民對於違法行為之合理性的認知。
(2) 公民和公民教育,這裡所探討的公民或公民身分 (citizenship),不是法律意義的公民,而是道德上的公民,本課程希望透過當前對自由主義公民概念的批評和辯護,凸顯自由民主社會所需要的公民及其應具備的德行。事實上在一個以自由主義立基的民主社會,公民應該是什麼樣的面貌?這個問題對國人而言普遍缺乏認知,本課程希望在這方面對同學理解有所助益。
課程目標
本課程希望透過理論的研讀以及實際議題的分組報告與討論,使同學對自由主義的政治體制有所理解,並凸顯自由民主社會所需要的公民及其應具備的德行。認真學習和充分理解本課程相關內容的同學,應該可以將課堂所學加以應用,檢視當前我國在實際政治上的根本問題,並藉以培養民主社會的公民所應該具有的德行及涵養。
課程要求
上課以講述為主、討論為輔,課堂嚴格禁止私下講話,但歡迎同學針對有疑問的地方發問,或對有興趣的話題進行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