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script is not enabled! Please turn on Javascript to use this site.

知識社會學

社會學研究所 孫中興

課程簡介

中文課程名稱:知識社會學
英文課程名稱:Sociology of Knowledge
授課教師:孫中興
學分數:3 學分
開課單位:社會學研究所
建立日期:2018 年 9 月

課程概述

簡單來說,知識社會學是一門研究知識與社會之間相互關係的學問。不過,知識社會學的「名」和「實」之間往往有著很大的距離,如果沒有上述的簡單標準,很容易落入各說各話的境地。我的教學會尊重既有的教學研究傳統,也有著個人獨到的一面。這些都會在課堂上說明。
一般來說,知識社會學可以有三種研究方向。首先是從理論發展脈絡的探討:有人會從馬克思談起,從社會理論家的思想中特別挑出其中知識和社會之間關係的部分加以討論,有社會學理論基礎的人很容易從這種角度的探討得到溫故知新的效果。大部份英文的知識社會學入門書都採取這樣的方式。這其中當然會特別提到曼海姆和謝勒這兩位知識社會學的開路雙雄。另外一種探討的方式是從議題上另闢蹊徑,而不從理論思潮入手;比較常會被選定的議題,像是社會思潮、集體記憶、思想交流、知識份子、學校制度、圖書館等等,藉由對於選定議題的現象和理論之間的相互關係來進入知識社會學的領域。這方面的研究通常不會特別標明是知識社會學的研究。還有人會以歷史發展脈絡為主,來探索不同文化之間知識、人群和制度之間的交互影響。這種研究方式多半由社會學家或歷史學家為之,多半稱為知識史或是學術史或是思想史,也不太會稱為知識社會學。
這門課會先從知識社會學的兩大祖師爺的理論入手,然後回溯到中西思想史上一些重要的知識社會學前驅概念,作為一個了解知識社會學的背景知識,再以古典以及當代理論中對於知識與社會的重要概念一一介紹,最後以「集體記憶」的討論結尾。

課程目標

在這門課裡,因為我的特別的學術興趣和理念,希望能兼顧對於上述三種研究方向。本課程的教學重點除了要讓同學認識到知識社會學的理論內容之外,也希望能從讀書心得指定的書單中反省我們上課學到的理論之士,並用以來思考我們所處社會的相關現象。

課程要求

這門課原來是為碩士班研究生所設計的,有興趣的大學部同學也歡迎選修。本人期望在有英文﹝甚至英譯本﹞和中譯本的情況下,同學能夠以閱讀英文讀物自我期許,以增進自己閱讀英文書籍的能力。中譯本的固然有其快速閱讀的長處,但是這門課希望您學到比較接近作者的原意,而不必受到半生不熟、詰屈聱牙翻譯文字的苦毒。很不幸的,大部分的中譯本都有這方面的問題﹝當然並不表示英譯本就沒這個問題﹞。我精心製作的講義是多年來閱讀原典的一點心得,希望同學能從中學到幾位學者的思想梗概,有些和一般書籍的說法不同。請同學能特別注意我所使用的文本證據和其他作者的文本證據,來斷定是非。這是同學應該特別注意之處。
這門課都由老師上課,內容除了介紹公認的知識社會學的主要倡議者之外,還會介紹社會學家的知識社會學概念,這和一般社會學理論的教學裡常常會忽略的部分。所以這門課會有和本人以前開過的「古典社會學理論」和「廿世紀美國社會學理論」重複之處,當然詳略會有不同。有興趣的同學可以上台灣大學開放式課程網站上自行學習。
各位同學如有上課方面的疑問,歡迎上課時舉手發問,或是課後以口頭或書面方式提問。我會盡力解答。
我相信學問貴在自得。老師在怎麼努力教,學生如果不願意或抗拒學習,自然不會有好的效果。我自己一直是自學型的學生,我也期望同學能在我的講義和上課的引導之下,主動自主學習。
最後提醒同學,各位是「學生」,要學的「生」究竟是什麼?請各位有空多想想。

1. 本學生成績是以作業的繳交情形為準。
2. 如果本學期同學不用報告,則本學期應繳交作業如下:
1) 撰寫「我的志願」一文。
2) 回答「普魯斯特問卷」。
3) 參觀「台北孔廟」,並從知識社會學的觀點撰寫參訪報告。
4) 讀書心得(書單另外提供)
5) 認識同學作業。

3. 本人的學期評分和一般老師不同,請注意我在課堂上的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