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語法學

本月點閱|803 次
授課日期|2023 年 9 月
漢語語法學
Chinese Syntax
邱力璟
學分數:3學分
開課單位:華語教學碩士學位學程
本課程共 14 講| 14
15
0
本作品除另有註明外,採創用 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3.0 臺灣版授權釋出。
課程概述
本課程主要希望學生建立紮實且切實的漢語語法實作基礎。除了將以單元主題為主軸依序導讀漢語語法的研究與分析,課堂中還將引導學生觀察日常生活的語言現象進行描述,並與學生一同進入語言分析實務的探索。學生在課程中將建立語法本質的概念,掌握漢語語法的研究脈絡,最後具備評析、應用和發展實用漢語教學語法的能力。
課程目標
- 學生將建立漢語語法理論以及應用的基本知識。
- 學生將研讀並掌握各研究方法論對語法層次的研究。
- 通過觀察討論對語言結構進行分析與描述相關現象。
指定閱讀
- 教師自編講義。
- Huang, Li, and Li. 2009. The Syntax of Chines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顧陽校訂、張和友譯:《漢語句法學》,北京市:世界出版社,2013 年。
參考書目
- 張郇慧:《華語句法新論 [上] 》,台北市:正中書局,2012 年。
- 鄭縈、曹逢甫:《華語句法新論 [下] 》,台北市:正中書局,2012 年。
- 李子瑄、曹逢甫:《漢語語言學》,台北市:正中書局,2013 年。
- 呂淑湘:《現代漢語八百詞》,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 年。
- Li, Charles N. and Sandra A. Thompson. (1981). Mandarin Chinese: A functional reference grammar. Taipei: The Crane Publishing.
- 邵敬敏:《現代漢語通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年。
- 黃正德 (1988b) <說 ‘是’ 和 ‘有’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五十九本第一部分,第 43-63 頁。
- 黃正德 (1991) <漢語正反問句的模組語法>《中國語文》204,第 247-264 頁。
- 黃正德 (1985) <中文的照應詞與中文教學>《第一屆世界華文教學研究會議論文集》,第 205-22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