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默社會學
-
課程簡介
- 資源下載
- 課程簡介
- 幽默社會學的基本問題
- 孔子的笑與幽默 / 莊子的幽默
- 希臘佚名 《喜劇論綱》 / 《愛笑人》 (Philogelos) / 色諾芬 《會飲》
- 《史記》〈滑稽列傳第六十六〉/《漢書》〈東方朔傳〉
- 西賽羅論笑與詼諧 / 邯鄲淳《笑林》/《世說新語》中的幽默
- 劉勰《文心雕龍》〈諧讔第十五〉/《百喻經》
- 馮夢龍 (墨憨齋主人)《笑府》
- 李宗吾《厚黑學》/ 廿世紀初的臺灣笑話 / 民國初年的笑話
- 林語堂與幽默 (還有鬱剔) / 錢鍾書〈說笑〉
- 笑話與性別
- 笑話與族群
- 笑話與職業
- 幽默與政治
- 幽默與宗教
- 幽默與文化
- 笑與幽默的理論 (一)
- 笑與幽默的理論 (二) / 幽默、語言與技巧
- 期末考

本月點閱|1,352 次
授課日期|2013 年 9 月
孫中興
學分數:3學分
開課單位:社會學系
本課程共 19 講| 19
18
0
本作品除另有註明外,採創用 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3.0 臺灣版授權釋出。
課程概述
這門課是希望把幽默〔或是笑、(冷) 笑話、搞笑、詼諧〕當成一種日常生活的社會現象從社會學〔特別是社會學理論〕的觀點加以深入的研究。請注意:這是一門學術課程,而非幽默訓練班;同學最好俱備社會學或是社會學理論的基礎,否則願意努力學習者,也歡迎研修本課程。但請千萬不要把這門課當成輕鬆的笑話,否則您的學期成績將成為您這學期的一大難忘笑話。君子自重,非誠勿擾。
課程目標
本課程首先會討論和幽默相關的概念和研究路徑。然後課程主要分成三大部份:第一部份從古今中外的歷史來檢視著名的幽默事件以及相關的理論;第二部份則從社會學理論的角度來研究幽默和人際互動以及社會文化結構的關聯;第三部分則探討幽默和社會生活幾個主要層面的關係。
根據過去的教學經驗,本課程進行的方式是以同學講一個自創的笑話開場,然後說明此笑話的創作過程,再交由同學評斷其「笑度」。接著才由老師上課以及解答同學上課或閱讀時所碰到的疑惑。本課程視情況考慮讓同學在課堂上作分組報告。
本課程雖已開過一次,但是本次課程設計會隨著過去的經驗和本學期新出現的情況而有所調整改變,一切以我上課宣佈的為準,所以請同學務必堂堂出席,以便了解本課程的授課內容及作業規定。
課程要求
這門課程希望同學除了要準時上課之外,閱讀指定教材以及認真完成指定的大小作業也是重要的評分標準。本課程的小作業數量不定,要看老師上課時和課程相關的程度而指定。
成績評量方式
- 讀書心得:請選定授課大綱或進度中所列名之書籍兩本,寫出該書內容的精華以及您的心得;兩者的比重應該略微相同,至少心得不得少於內容摘要。心得部份要注意參考老師上課的說法。請勿選取課程指定之外的任意書籍當成作業。請注意「引用」和「抄襲」之間的差別。
- 集體作業:同學應該和其他上課同學合作,計劃完成一項對於幽默相關的校園活動報告。課程的最後一個月可能會抽出四組作課堂報告。每組成員以四人為原則,不可單獨作此作業。每組作業必須說明各自負責的部分。希望同學能藉此作業養成團隊合作的精神,而不是打混摸魚。
- 認識同學:每個人要和上課的其他所有同學聊天,並記下對方的談話內容。
- 上課時老師規定下周要交的小作業。
- 期末考﹝上課會說明﹞
- 檢查講義﹝講義由本人精心製作,過去有許多同學都不來上課也不拿講義,造成講義印製的浪費,為了同學能確實領取講義,所以才有這項規定﹞
集體作業如果有打混摸魚者,該生以不及格論處,沒得商量。
以上作業要求如有變更,會在課堂上宣佈,屆時以新規定為主。
有關作業方面的規定,以本人說法為準,如有疑惑,請及時向本人查詢。道聽途說,與本人無關。別以為有些作業是老師開玩笑而不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