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文化:傳統與現代

本月點閱|414 次
授課日期|2010 年 9 月
東亞文化:傳統與現代
East Asian Civilization: Tradition and Modernity
黃俊傑
學分數:3學分
開課單位:歷史學系
本課程共 14 講| 14
32
9
本作品除另有註明外,採創用 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3.0 臺灣版授權釋出。
課程概述
本課程在 21 世紀全球化時代語境中,引導學生從東亞文化與思想的角度出發,思考東亞文化傳統及其現代轉化等相關問題。
課程目標
本課程之教學目標在於提昇學生對東亞文化與思想傳統及其現代轉化問題之熟悉度,並加強學生因應全球化發展趨勢之能力。
課程要求
本課程每週講課二小時,選課同學必須參加期中考及期末考,並在第10週結束後撰寫一篇心得(約1,000-2,000字)繳交至教學網站,同時每週上課的第3小時參與助教帶領的討論課,以提昇寫作及口語表達報告能力及學習效果。
成績評量方式
- 期中考…………………………20%
- 期末考…………………………20%
- 心得報告………………………30%
- 出席上課及每週與助教討論…30%
指定閱讀
- 黃俊傑:〈「東亞儒學」如何可能?〉,收入黃俊傑:《東亞儒學:經典與詮釋的辯證》(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07),第 2 章,頁 29-56
- 黃俊傑:〈全球化時代的文化霸權問題及其政治經濟根源〉(未刊稿)
- 黃俊傑:〈中國農業傳統及其精神內涵:問題與解釋〉,選自李國祁等編:《中國文明的精神》(台北:財團法人廣播電視事業發展基金,1990)
- 黃俊傑:〈中日文化交流史中「自我」與「他者」的互動:類型及其涵義〉,《台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第4卷第2期(總第8期)(2007年12月),頁85-105
- 黃俊傑:〈二十世紀初年日本漢學家眼中的文化中國與現實中國〉,收入氏著:《東亞儒學史的新視野》(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04)
- 黃俊傑:〈十九世紀末年日本人的臺灣論述:以上野專一、福澤諭吉與藤湖南為例 〉,收入氏著:《台灣意識與台灣文化》(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06)
- 黃俊傑:〈日據時代台灣知識份子對中國前途的看法:以1920年代「中國改造論」的辯論為中心〉,收入:《台灣意識與台灣文化》(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06)
- 黃俊傑:〈歷史意識與21世紀海峽兩岸關係的展望〉,收入氏著《戰後台灣的轉型及其展望》(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06)
- 黃俊傑:《台灣意識與台灣文化》(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06),頁3-38;175-200
- 黃俊傑:〈傳統中國的思維方式及其價值觀:歷史回顧與現代啟示〉,收入《東亞儒學史的新視野》(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06)
- 黃俊傑:〈東亞儒家思想傳統中的四種「身體」──類型與議題〉,收入氏著:《東亞儒學:經典與詮釋的辯證》(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07),第6章,頁185-214
- 黃俊傑:〈論東亞遺民儒學的兩個兩難式〉,收入氏著:《東亞儒學:經典與詮釋的辯證》(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07)第5章,頁161-184
- 黃俊傑:〈論東亞儒家經典詮釋與政治權力之關係〉,《台大歷史學報》,第40期(2007年12月)
- 黃俊傑:〈論東亞儒者理解經典的途徑及其方法論問題〉(未刊稿)
- 黃俊傑:〈東亞近世儒者對「公」「私」領域分際的思考:從孟子與桃應的對話出發〉,收入黃俊傑:《東亞儒學:經典與詮釋的辯證》(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07),第15章,頁387-410
-
- 黃俊傑:《全球化時代大學通識教育的新挑戰》(高雄:中華民國通識教育學會,2004)。
- 黃俊傑:〈歷史激流中的大學教育與大學領導〉,《通識在線》1月號,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