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script is not enabled! Please turn on Javascript to use this site.

《新百家學堂》臺灣當代小說的光影

臺大出版中心 司馬中原等

課程簡介

中文課程名稱:《新百家學堂》臺灣當代小說的光影
英文課程名稱:
授課教師:司馬中原等
學分數:0 學分
開課單位:臺大出版中心
建立日期:2014 年 9 月

課程概述

本課程邀請到當代文學創作人:司馬中原、李喬、鄭清文、葉維廉、王文興、柯慶明、小野等擔任主講人,詳細簡介如下。

單元 1: 我與文學 (司馬中原主講)
「抬起頭來、挺起胸來,頂天立地;有原則、有目標、有方向,不違初衷、不易初志、努力以赴;頭上頂著天、腳下踩著地,要擁日抱月、呼吸宇宙,這是我們做文學研究工作的的人,要有的一種泱泱態度!」
《荒原》、《狂風沙》以降,司馬中原的作品一直深受大眾喜愛。他像是一個精鍊的故事寫手,以詩入小說,來自其童年成長背景的影響。 「冰凍的氣味,把你的腦筋凍得透明起來,好像水晶一樣,寫了很多東西,就很美。」-他分享了自己肇初創作的感動。
司馬先生是一個傳統的擁護者,傳統是為了拓展生命的深度,「依你生命的深度,去表現在作品的深度上,生命的深度就是作品的深度,生命的風格就是作品的風格。」但他也同樣推崇科學的態度,以有限之身學習無限之境,萬物就是文學,文學亦是萬物,成就本心、出入自得。
他同時勉勵學子出帖比臨摹重要,好比做學問要走出自己的路,充實自我厚度,而不是盲目追隨前人的步伐前進。
「如果你自己沒什麼東西,也可以譁眾取寵出名於當代,那是出名於當代而不是成名,出名容易成名難。」
這次講座,司馬先生總是有說不完的好故事,他是一個睿智慈詳的長者,時而詼諧、時而凜然,對於眼下文學研究的期許盡訴其中。

單元 2: 長篇小說自剖 (李喬主講)
小說(Fiction)雖翻譯為「虛構」,但能夠觸動人心的故事,往往是能準確敲擊到真實人生經驗與感受者。以長篇歷史著作《寒夜三部曲》而聞名的小說家李喬,從第一部歷史小說《結義西來庵》開始談起,自云是陷入「歷史的苦海」之始,但李喬不僅僅是埋首於龐大史料,而是從中提煉出不受時間限制的人性,賦予角色時代的象徵、人類的血肉。
在他筆下,島國臺灣就像人的生命,人與自然可以相互比擬、影射,《寒夜》描繪的是臺灣當代史的縮影,接續這部大書的短篇〈泰姆山記〉就像是平鋪直敘某人的一生後,繼續刻畫他心靈的形貌,李喬的筆就著這一條路徑,從歷史裡提出更多對生命的提問,重寫《白蛇傳》的《情天無恨》,遊戲於歷史文本與佛禪哲理之間,「恨人」的李喬將白素貞寫成至情至性、又更有悟力的「新人」;而到了《埋冤.一九四七.埋冤》,更試圖在臺灣歷史的傷痕或遺忘之間提出另一種可能:從傷痛的核心自覺,真正健康的新生。總是追尋著希望的所在,小說家怎會只是「恨人」?或許只是對自然的敬意與對人的期許,使李喬的目光中帶著嚴謹與凌厲,在那背後仍是敏感的小說家最深切的關懷吧。

單元 3: 小說與我 (鄭清文主講)
鄭清文先生,以創作短篇小說為主。曾獲「台灣文學獎」、「吳三連文學獎」、「時報文學推薦獎」,並成為第一位獲得「桐山環太平洋書卷獎」的臺灣作家。創作語言涵蓋中、英、日,創作歷程也受到許多西洋哲人的影響,他談到:「海明威教我如何省略;福克納教我大膽取材,要以相等的眼光去看善與惡;羅素教我多懷疑;卡繆教我如何正視生命;吳爾芙教我文章是有音樂性的。」
身為戰後第二代臺灣作家,面對到語言和政權的驟變,也促使他對於生活的體悟更為深刻。講座中,他分享了小說創作最重要的就是個人經驗,但影響成敗的是作家的想像力,所以小說就是一種在真實/想像之間激盪出來的藝術型態。另一方面,鄭清文鼓勵閱讀,他認為:「讀書的喜悅大於寫作本身,讀書使人長大,到了三十歲人的身體停止成長,人的心靈卻不會停止,對於寫作的人,讀書是最大的水庫。」小說的創作,必須經過許多閱讀工夫之後才能水到渠成。
「站在山底下看,山都是高的,站在山腰看,山有高有低,站的越高,世界越大,可看到的東西就越多,批評就是培養走向山腰、走向山頂的能力。」鄭清文先生也在本講座丟出了一個給予讀者的課題:讀者要培養批評的能力。他透析了小說家和作品,甚至是與讀者的互動,對於事臺灣文學研究的學子而言:文學作品,是生活精華的展示;文學批評,是對於作家作品理解的呈現。

單元 4: 王文興與現代主義 (葉維廉主講)
每一個字的轉折都是一種策略,讀者要每一分鐘、每一步都凝注在事件上,從這個角度來講,我們可以說王文興是個刻心鏤骨的藝術工作者、名符其實的文字雕刻家。
葉維廉,集詩人、散文家於一身的重量級學者,同時也是理性分析的文學評論家。擅長美國現代主義和中國詩美學、活耀於東西方的雙語詩人,博覽群書的他深刻感受西方文學者的理論、作品與王文興小說呈現手法相互呼應的內涵,以獨到精闢的推理方式,解開王文興小說中情感的方程式,將字裡行間濃縮多義的謎題還原,引領讀者們深入作品的空間佈署與架構,探索字、句、章節與整篇的文字互動,並以細膩的觀察來透視文字之美,使「現代小說」中「抒情詩式」之特色更為顯著。
王文興的小說筆法如同導演拍攝電影的筆記,每個故事片段所表達的向度都不是率性的意外,應該要慢慢細讀、品味,不要放過每一個場景的鏡頭與呈現的氛圍。如〈大風〉字裡行文中脈搏的動速,是對讀者一種「氣」的傳遞;〈母親〉則像是一幅以視覺、聽覺所組成的畫,富有音樂與空間的相互玩味;抑或是以主角獨白所觸動的一個瞬間,往往是濃厚情感的投射。在小說裡,文字被賦予的各種潛能,都將塑煉成主角的形象特色,而所有的佈局安排都是要取得讀者最大的凝注,文句的媒合更使我們開啟新視野,值得詳加閱讀與研究。

單元 5: 家變例講 (王文興主講)
《家變》為王文興教授歷時七年之精鑄之作,小說中所發展出來的文字語言的多義相貌,自問世以來莫不激起眾多的辯論和討論,這樣獨樹一格的「文體」對於讀者來說,更是賦予了各家想像詮釋的極大空間。然《家變》發行已逾三十個年頭,並早已榮膺臺灣文學經典之一,文本的討論上卻明顯跟不上其影響力。本輯提供了一個機會,讓作者在與學生對話的過程中,引導出小說語言裡面作者所蘊藏的文字魔法,進一步去追剖刨根究源出作者的寫作動機和真意,實屬難能可貴的機會。
《家變》描述一位父親的出走,其子在家庭關係的崩毀中找尋父親過程中遭遇的精神與回憶衝突矛盾,是作者巧妙將社群人際關係的現象,濃縮投影在一個家庭問題上面。所以小說中每個句子甚至文字的細節表現都是有特殊涵義的,讀者需要「精讀」且「細品」來進入到這個崩毀之「家」的新「變」當中。王文興教授曾說要讀本書,每天只讀兩小時,每小時不超過一千字,本次講演便以此形式,由作者講解書中兄弟電話對談中的一個情節,來還原書裡的時空背景和臨場應答,更深一層地與讀者藉由互動討論導出作者的寫作技巧和設計手法。不僅是小說文字的雕琢,更可化為一場即興的戲劇對白、一首律動奔騰的朗朗新詩,文字形式的精妙操作倏忽其中,成相出強烈的視覺美感,作者在本輯裡同時洗去鉛華、自剖匠心,將所謂的「真相」還原,誠摯地和讀者分享書中每一落筆的推敲瀝思,每一鋪陳的情深意濃,看似平凡的一次例講,卻是你從未知道的《家變》。

單元 6: 背海的人例講 (王文興主講)
生活中其實真假難辨,生活上的寫實是一方面;但是這個故事裡,主要所講的是象外之象──現象外面的還有更遠的意思。

王文興教授的兩部小說的創作生涯與其在臺大執教鞭的年歲約莫相等,《背海的人》創作歷經四分之一個世紀,下半部與上半部間隔千錘百鍊的二十餘年後才問世,是繼話題大作《家變》之後的另一部語言精鑄之作。本作延續了前作激起諸多討論的文字風格,在「美學」、「道德」、「真實」、「虛假」等元素擺盪的振幅中激發出許多理性和感性的探討,例如故事主角「爺」的落魄潦倒、起伏爬落,是命運的無奈還是做人的失敗,作者使用了一種近似喜劇的荒謬表現方式,把深坑墺這個臨海邊城裡,這群小人物的孤絕與憤恨情緒描寫地淋漓盡致。冬天的海就像是深沉未知的絕望,他們所要面對的,是選擇背水一戰,還是被絕望吞噬?
本講係王文興教授繼《家變例講》後再次於講堂上精度解析其長篇小說《背海的人》片幅段落。和《家變》相比,《背海的人》中挖掘了更多的人性的墮落、反逆,在挫敗環境下的無奈與自棄。文本中環繞著「存在」與「荒謬」兩大主題,而王文興教授此次講解發生在「近整處」的情節,就是藉由單位內的眾聲喧嘩引出各種不合邏輯的現象,對於讀者的閱讀習慣來說,是很有挑戰性的篇幅。本講幸賴作者親臨剖析,再述匠心,亦可對照《背海的人》裡作者對文字更上層樓的運用,「爺」象徵了一個難搞、難懂、難過、難以入世的角色性格,某種程度上也隱約透露了作者對於創作鏤思竭力的嚴苛態度。誠如王文興教授所言,這部作品可能還要再經過十年,才能被大家真正的瞭解,本講的輯錄,希望能幫助讀者貼近這部從構思到修改抄正長達廿五年之久的力作。

單元 7: 談《十五篇小說》 (柯慶明主講)

單元 8: 電影與文學間的曖昧關係 (小野主講)
從80年代到90年代,隨著威權政治劃下休止符的同時,臺灣電影史上也完成了一次新舊決裂。新一代編導如小野、吳念真、侯孝賢、楊德昌……所赤手空拳開創的「臺灣新電影」,即使在世界影史中也閃爍著不可抹滅的光芒。
那是一個什麼樣的時代,使貧窮的藝術家以極少的資源與極大的熱情,精準地拍出社會與人性的真貌?從文學到音像的轉換之間又經歷了什麼樣的切割、捨棄與再造?小野先生在近兩小時的講座中娓娓道來。
身為新電影浪潮主力的一員,劇本之外,也有豐沛的小說、散文創作。先後投入電影、電視兩大媒體,小野對於電影中的文學語言有敏銳的洞察,並從社會演變的角度,循序述說臺灣社會中各類媒體生態的變化。講座中並播放一段國際版的臺灣新電影紀錄片,擷取的影像片段配合小野的補述,更是清晰體現了臺灣電影一路至今,承載著多少的壓抑與理想。在流暢且富條理的描述間,小野的幽默與機智更是溢於言表,整場講演中觀眾的笑聲不斷,同時也隱含嚴肅的思索與理性的關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