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先勇人文講座 ─ 紅樓夢導讀

  1. 課程簡介
  2. 資源下載
  3. 紅樓夢導讀 課程介紹
  4. 紅樓夢導讀 一回至二回
  5. 紅樓夢導讀 三回至五回
  6. 紅樓夢導讀 五回至七回
  7. 紅樓夢導讀 七回至十四回
  8. 紅樓夢導讀 十四回至十八回
  9. 紅樓夢導讀 十九回至二十二回
  10. 紅樓夢導讀 二十三回至二十六回
  11. 紅樓夢導讀 二十七回至二十八回
  12. 紅樓夢導讀 二十八回至三十一回
  13. 紅樓夢導讀 三十一回至三十五回
  14. 紅樓夢導讀 三十五回至三十七回
  15. 紅樓夢導讀 三十七回至四十回
  16. 紅樓夢導讀 四十一回至四十三回
  17. 紅樓夢導讀 四十三回至四十五回
  18. 紅樓夢導讀 四十六回至四十八回
  19. 紅樓夢導讀 四十八回至五十回
  20. 紅樓夢導讀 五十一回至五十四回
  21. 紅樓夢導讀 五十四回至五十七回
  22. 紅樓夢導讀 五十七回至六十回
  23. 紅樓夢導讀 六十回至六十二回
  24. 紅樓夢導讀 六十二回至六十四回
  25. 紅樓夢導讀 六十四回至六十六回
  26. 紅樓夢導讀 六十六回至六十八回
  27. 紅樓夢導讀 六十八回至七十回
  28. 紅樓夢導讀 七十回至七十二回
  29. 紅樓夢導讀 七十二回至七十四回
  30. 紅樓夢導讀 七十四回至七十五回
  31. 紅樓夢導讀 七十六回至七十八回
  32. 紅樓夢導讀 七十八回至七十九回
  33. 紅樓夢導讀 七十九回至八十回
  34. 紅樓夢導讀 八十一回至八十二回
  35. 紅樓夢導讀 八十二回至八十四回
  36. 紅樓夢導讀 八十四回至八十七回
  37. 紅樓夢導讀 八十七回至八十九回
  38. 紅樓夢導讀 八十九回至九十三回
  39. 紅樓夢導讀 九十四回至九十七回
  40. 紅樓夢導讀 九十七回至九十九回
  41. 紅樓夢導讀 一百回至一百零二回
  42. 紅樓夢導讀 一百零三回至一百零六回
  43. 紅樓夢導讀 一百零六回至一百零八回
  44. 紅樓夢導讀 一百零九回至一百十一回
  45. 紅樓夢導讀 一百十二回至一百十五回
  46. 紅樓夢導讀 一百十六回至一百十八回
  47. 紅樓夢導讀 一百十八回至一百二十回
白先勇人文講座 ─ 紅樓夢導讀

本月點閱|2,328 次
授課日期|2014 年 2 月

白先勇人文講座 ─ 紅樓夢導讀 Introduction to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白先勇

學分數:2學分

開課單位:新百家學堂

本課程共 45 講| 影片數量 45 教材數量 45 參考資料數量 0

課程概述

本課為通識課程,對象為本校大學部學生,其宗旨在於引導學生如何解讀中國文學經典小說《紅樓夢》。《紅樓夢》不僅是中國小說發展史上之最高峰,亦是中國傳統文化在十八世紀集大成之藝術作品。兩百多年來,《紅樓夢》對中國社會影響之大迄今未衰。經典閱讀乃大學人文教育重中之重,以《紅樓夢》在中國文學史、文化史上之重要地位,應該在大學人文教育計劃佔有舉足輕重之地位。《紅樓夢》導讀課程首先從小說藝術入手,引導學生欣賞《紅樓夢》作為小說作品其美學上之成就,分析小說架構、人物刻劃、小說語言運用、神話設計等多方面切入。除此之外,《紅樓夢》內容思想涵蓋中國哲學傳統:儒、 釋、道三家,精深博大。本課亦試圖將《紅樓夢》置於中國思想傳統中,檢視其文化意義及人生觀照。

課程目標

預計全學期教完一百二十回《紅樓夢校注.全三冊》(臺北:里仁書局)。 每週導讀八回,修課同學務必預習當周進度。

課程要求

1. Ta評分 10% 以(一)出席率(二)課程心得作業撰寫(三)CEBIA 討論,為主要評分依據。
2. 期末考試 60% 本課程無期中考,期末考試採 open book。
3. 期末報告 30% 字數 1500~3000。

成績評量方式

1. 確實閱讀文本,每周八回。
2. 閱讀相關參考資料。
3. 於ceiba參與討論,撰寫閱讀心得。

參考書目

王國維,《《紅樓夢》評論》,上海:上海古籍,2005年。 俞曉虹,《王國維《《紅樓夢》評論》箋說》,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俞平伯,《紅樓夢辯》=《紅樓夢研究》,上海:復旦大學,2004年。 胡適等著,《紅樓夢考證》,臺北:遠東,1961年及1985年。
夏志清著,胡益民,石曉林,單坤琴譯,陳正發校,《中國古典小說導論》,合肥:新華發行,1988年。
夏志清,《夏志清文學評論經典:愛情.社會.小說》,臺北:麥田,2007年。
C.T. Hsia. The classic Chinese novel: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68.
林語堂,《平心論高鶚》,臺北:文星,1966年。
趙岡,《漫談紅樓夢》,臺北:經世,1981年。
趙岡、陳鍾毅,《紅樓夢新探》,臺北:晨鐘。
潘重規,《紅學六十年》,臺北:文史哲, 1974年。
潘重規,《紅樓夢新辨》,臺北:三民, 1990年。
潘重規,《紅學論集》,臺北:三民,1992年。
潘重規,《紅樓夢新解》,臺北:三民,1992年。
潘重規,《紅樓血淚史》,臺北:東大,1996年。
余英時,《紅樓夢的兩個世界》,臺北:聯經,1981年。
余英時,《歷史與思想》,臺北:聯經,1976年。圖書館電子資源(全文檔案): http://goo.gl/KK01p5。本書收有〈近代紅學發展與紅學革命──一個學術史的分析〉(1974)、〈紅樓夢 的兩個世界〉(1973)和〈關於紅樓夢的作品和思想問題〉(1974))
臺大圖書館:「紅樓夢研究資料庫」(含「小說文本」及「研究論文」)

錄影資料:
中國央視版「紅樓夢」(1987)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