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時候讀莊子
-
課程簡介
- 資源下載
- 逍遙遊 (一) ─ 北冥有魚
- 逍遙遊 (二) ─ 堯讓天下
- 逍遙遊 (三) ─ 大瓠之種
- 齊物論 (一) ─ 南郭子綦
- 齊物論 (二) ─ 莫知所萌
- 齊物論 (三) ─ 莫若以明 (上)
- 齊物論 (三) ─ 莫若以明 (下)
- 齊物論 (四) ─ 惡乎知之
- 齊物論 (五) ─ 莊周夢蝶
- 養生主 (一) ─ 生也有涯
- 養生主 (二) ─ 庖丁解牛
- 養生主 (三) ─ 惡乎介也
- 養生主 (四) ─ 澤雉十步
- 養生主 (五) ─ 帝之懸解
- 莊子 「渾沌」 意象的語意實踐
- 「神凝」 與 「一志」:歸返 「渾沌」 的入手與究竟
- 人間世 (一) ─ 顏回請行
- 人間世 (二) ─ 葉公子高
- 人間世 (三) ─ 顏闔將傅
- 人間世 (四) ─ 匠石之齊
- 人間世 (五) ─ 支離疏者
- 人間世 (六) ─ 南伯子綦
- 人間世 (七) ─ 楚狂接輿
- 德充符 (一) ─ 喪足遺土
- 德充符 (二) ─ 形有所忘
- 德充符 (三) ─ 所謂無情

本月點閱|4,894 次
授課日期|2014 年 9 月
蔡璧名
學分數:2學分
開課單位:中國文學系
本課程共 26 講| 26
0
0
本作品除另有註明外,採創用 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3.0 臺灣版授權釋出。
課程概述
他這麼活過他的一生,留下一本書,《莊子》。這本書影響了陶淵明的一生。影響了李太白的一生。影響了白居易的一生。影響了蘇東坡的一生。唐玄宗下詔稱此書為南華真經,尊莊子為南華真人。清初名評論家金聖歎,評定這本書是「天下第一才子書」。
才子必讀,華人欲成才者必讀,如果你醉心於技進於道、技道合一的職人文化,追本溯源,請讀莊子。如果你不想成材、不想在優勝劣敗的競走中疲憊一生,也請讀莊子。如果想處於才與不才之間、想在人生的驚濤駭浪間存活、無傷,更錬就日益精進的乘御之力,就請打開莊子。
「福輕乎羽,莫之知載。禍重乎地,莫之知避。」(《莊子.人間世》)
莊子所處的戰國時代,平民百姓能擁有的福份比羽毛還要輕薄,飄忽不定不知道要怎樣才能承接、擁有;可是災難禍患卻比山河大地還要沈重,想要閃避卻不知道有什麼方法能全身而退。當時,一次戰爭裡被斬首、殺害的士卒多達數萬、數十萬人。
而莊子,就在這麼個佈滿羅網、暗藏凶器的時代社會裏,擔任一個小小漆樹園的,小小吏。
必須承受、最能感受時代之傷的,莫過於金字塔底層。
是戰國中期的莊子,也是當代的你我。
蕭條異代都同樣湧動著如風浪翻滾、層出不窮的普世之傷。
與莊子為友,在李白之後、東坡之後,在詩人、哲人、職人與成千上萬因此改變姿勢、意識與用情的華人之後,本課程將陪你逐字逐句讀完莊子親筆內七篇,而莊周在此中斷續鋪陳、輻輳的三個主題:姿勢、意識與感情,也將在逐字逐句的講解中豁然胸次。──你會發現,原來只要把注意力收回自身,心就可以不煩、不亂、不痛。原來只要掌握正確的姿勢原則,身體竟可以如此輕靈放鬆。原來感情可以不執著、不陷溺,只要懂得深情而不滯於情。原來身心的安定,是面對混亂的時代最有力量的武器。
時局板蕩,曖昧天光,半部論語治天下,半部莊子治身心,正是時候,好好讀莊子。
課程目標
本課程之目的主要可以概括為三點:
一、經由代表性作品的選讀,使學生對中國的人文傳統有深一層的認識。
二、經由對經典性文獻的研討分析過程,使學生熟悉人文思維的程序與方法。
三、經由口頭討論與寫作練習,一方面增長學生的思考以及文字的表達能力,一方面促進學生對於一己生命的自覺,而導向成熟人生觀的建立。
課程要求
上課方式以講授為主,習作討論、技術操作為輔。成績評量項目包括期中、期末考,並繳交習作,計分詳實,考核從嚴。考試採累進方式:期末考範圍含括期中,下學期範圍含括上學期。期待經冬歷春後,修習《莊子》課程的同學,能與之相視而笑、莫逆於心,相惜於旦暮之遇。
參考書目
1. 陳鼓應註譯:《莊子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5。
2. 錢穆,《先秦諸子繫年》,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1。
3. 王叔岷:《莊子校詮》,臺北 : 中央硏究院歷史語言硏究所,1988。
4. 劉笑敢,《莊子哲學及其演變》,北京:社會科學出版社,1988。
5. 王叔岷,《先秦道法思想講稿》,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1992。
6. 張默生,《莊子新釋》,台北:漢京文化出版公司,2004。
7. 楊儒賓,《儒門內的莊子》,台北:聯經,2016。
8. 蔡璧名:《正是時候讀莊子:莊子的姿勢、意識與感情》,臺北 : 天下雜誌出版社,2015。
9. 蔡璧名:〈「守靜督」與「緣督以為經」──一條體現《老》、《莊》之學的身體技術〉,《臺大中文學報》,34期,頁1-54,2011年6月。
10. 蔡璧名:〈《莊子》的感情:以親情論述為例〉,《臺大中文學報》,49期,頁43-98,2015年6月。
11. 蔡璧名:〈當莊子遇見Tal Ben-Shahar:莊子的快樂學程──兼論情境、情緒與身體感的關係〉,收入余舜德主編:《身體感的轉向》,臺北:臺大出版中心,頁227-246,2015年12月。
12. 蔡璧名:〈《莊子》書中專家的「身體感」:一箇道家新研究視域的開展〉,《漢學研究》,33卷4期,頁73-108,2015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