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儒家哲學

本月點閱|1,803 次
授課日期|2014 年 9 月
傅佩榮
學分數:3學分
開課單位:哲學系
本課程共 17 講| 17
17
0
本課程由「傅佩榮」授權使用,您如需利用本作品,請另行向權利人取得授權。
課程概述
本課程將依序探討《論語》、《孟子》、《荀子》、《易傳》、《中庸》、《大學》六部經典,就原文澄清其主要哲學概念,並設定判準來重構先秦儒家哲學的體系。
This course is dealing with the philosophy on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the Mencius, the Xunzi, the Yi Zhuan, the Zhong Yong and the Da Xue. We will clarify the main concepts of the original text, and then set up the criterion for reconstructing the system of pre-Ch'in Confucianism.
課程目標
運用哲學的思考方式(即:澄清概念、設定判準、建構系統),以了解先秦儒家的哲學。
To understand the Confucian philosophy in the pre-Ch'in period through the philosophical reflections (i.e., clarifying the concepts, setting up the criterion, and constructing the system).
參考書目
- 傅佩榮,《論語解讀》。新北市:立緒,2012。
- 傅佩榮,《孟子解讀》。新北市:立緒,2012。
- 傅佩榮,《易經解讀》。新北市:立緒,2012。
- 傅佩榮,《大學‧中庸解讀》。新北市:立緒,2012。
- 傅佩榮,《儒家哲學新論》。台北:聯經,2010。
- 傅佩榮,《儒道天論發微》。台北:聯經,2010。
- 傅佩榮,《予豈好辯哉:傅佩榮評朱注四書》。台北:聯經,2013。
- 傅佩榮主編‧審訂,《孔子辭典》。台北:聯經‧2013。
- 傅佩榮,1993.06,〈「人性向善論」與「人性善向論」──關於先秦儒家人性論的論辯〉,《哲學雜誌》,5:78-107。
- 傅佩榮,1998.10,〈宗教哲學.天.聖.古典儒家〉,《哲學雜誌》,26:4-22。
- 傅佩榮,2001.07:〈朱注《論語》的商榷〉,《哲學與文化》,28.7:629-637。
- 傅佩榮,2005.05,〈孔子對死亡的某種定見〉,《哲學與文化》,32.4:61-71。
- 傅佩榮,2006.07,〈孟子的人性向善論〉,中、韓「東西哲學中之心身關係與修養論」學術研討會。臺北:臺灣大學哲學系、韓國高麗大學哲學科。
- 傅佩榮,2012.06,〈論《易經》「居安思危」的觀點〉,《哲學與文化》39.6:145-157。
- 傅佩榮,2013.03,〈哲學與國學〉,《國學新視野》春季號總第九期: 8-25。